12月11日,“作家李霞诉《人民的名义》抄袭案”已一审宣判,北京市西城区法院驳回原告李霞的全部诉讼请求。此前,李霞称作家周梅森创作的《人民的名义》抄袭自己的小说《生死捍卫》。法院经过判决认定,两部小说在表达上不构成实质性相同或相似,李霞关于周梅森、北京出版集团侵犯其著作权的主张不能成立。
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构成抄袭,在著作权法上如何认定?
首先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抽象的思想,而只保护对于思想的表达。比如如果只是在头脑中构想了一部反腐倡廉的作品,这个想法不会受法律保护,但是如果把这个想法写成了现实的作品,就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
问法网律师认为,认定作品在表达上是否构成实质性相同或相似,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形式上的雷同只需判断两部作品是否是明显的复制粘贴,内容上需要综合作品的人物、情节、内在逻辑等因素来认定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生死捍卫》和《人民的名义》中虽然都有关于喝咖啡的描写,但是两处的文字意境不同,描写不同,因此不能认定《人民的名义》抄袭了《生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