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当前城市:西安 (提示:根据城市首字母拼音快速查找并切换城市)

热门城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勒索,投诉平台不作为外卖员被拘

      作者:王律师律师时间:2021-02-02 15:13分类:问法期刊浏览:301次

      问法网获悉,近日一起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的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上海一女子向媒体爆料称,近日她因点外卖给了差评,遭到外卖人员上门报复。该名外卖人员对给差评的女子实施了辱骂、恐吓,并强行要求该名女子赔偿其200元,称若三分钟内不取消差评就弄死她。事后该名女子向外卖平台举报投诉,但是该外卖平台仅提出赔偿100元的优惠券了事,未有其他任何作为。后该女子向警方报案,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对该名外卖人员处10日行政拘留。

      问法网律师认为,该起事件有以下几项问题需要关注。首先,平台在雇佣外卖人员时,应当严格审查雇佣人员的背景资料,并在合约设相关的品行条款,以保障顾客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因差评而引发的“血案”并不鲜见,多为外卖人员等服务提供者因顾客给差评而不满实行报复。因此平台在雇佣人员时应该做基本的审查,并做好岗位培训,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其次,平台应当改变相应机制,将顾客评价与服务人员的薪资进行合理的挂钩,而不应当过度的挂钩,甚至将绩效标准单一化为顾客评价。过度的挂钩以及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会使得顾客评价对服务人员的薪资影响甚大,这会使得一些素质不高的服务人员面对顾客的差评反应激烈,甚至做出不当的举止。

      再次,平台在程序设计上应当更加合理,如顾客评价匿名化的处理或者顾客评价的延迟化处理。如可将顾客评价设定“日结算时点”。如在每日结束时匿名化的展示当日评价,这样便可以在顾客评价与服务人员之间设定适当的区隔。同时可以设定相关的评价申诉制度,以保障外卖人员的权益。

      最后,面对此类问题,平台应当积极处理,以实现该类问题处理的柔性化,防止激化矛盾。平台甚至监管者应当设定相应的规则,规定此类情况的平台处理规则,既能严惩相关的服务人员又能防止矛盾激化。在本案中,平台不积极作为将问题推给社会,最终由警方作出处理,而我国在人身保护令方面又不甚完善。该名外卖人员如果在行政拘留结束之后丢失工作,而该名女子又未获得人身保护令,若该名外卖人员实施报复,后果难以设想。

      问法网全新手机app,法律问题想问就问

       

      一键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