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法网获悉,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一些新的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等无谓证明材料;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证明等。其中严禁采集家长特定信息的规定引发了群众的热议。这是因为近年来群众对于因财施教的问题非常的痛恨。
问法网律师认为,采集家长的职务信息或者收入信息是没有正当性的,这样的做法应当被严格的禁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采集这些信息也是为了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有所了解,因而对一些家庭状况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进行特殊的照顾。这种解释被很多采集此类信息的学校作为信息采集正当性的理由。但是很多家长则充满了怨言,认为这种初衷较好的行为最终导致的是学校老师因财、因权施教。
教育平等是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中国自成立伊始就把教育平等作为教育最核心的原则之一,严格防范教育实践中出现实际上的贵族教育。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教育平等越来越成为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其原因是教育的市场化引发了很多教育公平问题。而学校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无意戳中了教育平等的痛点。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禁止学校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来说是有深厚的根基的。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的采集应当遵循最小化的原则,即非是必要不得收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而家长职务和收入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不属于十分必要的信息,甚至是十分不必要的信息。因此教育部做出这样的规定,从具体的法律规定上来说,也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的。
反对贵族式教育促进教育平等,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之一。面对市场化浪潮,教育必须坚守住公平的底线,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中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平等的获取知识,平等的获取成长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放心,才能保障教育系统为国家建设事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