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法网获悉,近日一女乘客在公交车上摘口罩喝水遭公交司机辱骂的事件,引发了群众的热议。3月25日,陕西榆林,一17岁职业高中女学生乘坐某路公交车时,途中口渴摘口罩喝水,遭司机辱骂殴打。据流传的视频显示,女学生和公交司机发生推搡争执,经其他学生劝阻后方罢休。女学生舅舅称孩子颅脑损伤目前还在住院。目前,公交司机已经停职。当地公安局目前正在调查处理该起事件。
问法网律师认为,根据当下疫情防控的状态,说疫情防控大于天毫不过分。因此疫情防控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成为具有至高的正当性的事情。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近来发生了很多群众热议的问题,如就医被拒等,而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事件,包括这起事件,都有疫情防控至上的原则在背后运行。那么疫情防控至上有何法律和道德基础。
从法律上来说,生命权是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人的生命不存在了,财产、人身和自由,都无从谈起。用通俗的话来说,生命是1,其他都是0。所以说生命权作为疫情防控至上的法律根据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至上,具体到疫情防控之中,就是疫情防控至上,其他许多重要的价值,在疫情防控面前只能处于次重要的地位。
从抽象的层面来说,这种理解可以解释很多具体疫情防控措施。但是很多人对生命权至上存在曲解,实践中很多令人不理解的疫情防控措施就是基于曲解产生的。很多这类措施或者做法是由于个别人员政策理解能力较差,执行过于机械而造成。
法律的道德基础是保证法律理解正当性的重要保障。例如,在该起事件中,很多人凭直觉就能感觉到,公交司机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公交司机可能会反驳他是为了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只是执行的方式有些激烈,但完全合乎规定的精神。通俗来说,如果司机做这种理解,这种理解在道德上是没有根基的,这也是很多人凭直觉就感到公交司机不对的原因。国家在很早就提出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其原因也在此,防止很多人以规定为由机械地执行,而忘记了规定背后深厚的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