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当前城市:西安 (提示:根据城市首字母拼音快速查找并切换城市)

热门城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男子种939株罂粟当味精将获刑,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反思

      作者:李在珂律师时间:2022-04-28 13:33分类:问法期刊浏览:299次

      问法网获悉,近日一男子种植罂粟当调味料被刑拘的案件引发了群众的热议。据悉,近日绍兴诸暨民警走访群众时听到有人反映64岁村民斯某经常自夸烧菜好吃并暗示自己有秘诀。民警怀疑村民斯某可能在菜中添加了罂粟壳(实际应该是有人举报)。果然,禁毒大队在斯某老家找到罂粟地查获939株罂粟。斯某称自己只是烧菜时当味精用量不多。目前,斯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问法网律师认为,近年来,警方查处的将罂粟当做调味料的案件,已经司空见惯,并不是说近些年罂粟种植增加,而是说几年来禁毒领域对个人私自种植罂粟的案件愈加的关注。在以往很多人把罂粟当做调味料或者药品,这在很多地方是传统的民俗习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的发展变化,在当下的法律中,个人私自种植罂粟已经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达到一定数量甚至构成犯罪。例如在本案中,村民斯某种植的罂粟植株数量已经完全达到了刑法的入罪门槛,后面等待他的将是刑事的处罚。

      不过本案件也引发了一些学理上的反思。即对违法性认识错误来说,传统上处理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规则非常简单,就是不知法者不免责。背后的法理是作为一国公民理应知道该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这是公民义务的必然要求。如果某个公民实际上不知道某个法律的规定,这本身是对公民义务的一种违反。所以即使行为人并不知道刑法的禁止性规定,只要行为人的行为满足了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人就需要接受刑法的制裁。

      但是随着行政犯或者法定犯的增加,这样的理论迎来了挑战。因为在现代国家不像过去,过去时代可能只是约法三章,公民对于相关法律条文能够充分的了解。而在现代社会,法律纷繁复杂,即使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其对国家的所有法律也不一定了解的很好。因此站在这个时代,要求公民对每一部法律每一项规定都有详尽的了解,这在事实上是不现实的,对公民过于苛刻。因此,现代刑法理论通常认为,如果行为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涉嫌刑事违法,而且也没有认识到的可能性,便不构成犯罪。例如,深山猎户世代打猎一种动物,而不知该种动物已经变成了保护动物,如果他不知道该动物已经被列为保护动物也没有知道的可能性的,他在新法出台后第一次捕猎该动物被抓获时不构成犯罪。

      一键置顶